同步發表於幕迷影評
說起朴贊郁,雖然筆者我個人比較鍾愛《JSA》這部描述兩韓議題的軍事小品電影,但似乎更多人喜歡的是讓這個導演揚名立萬的《復仇三部曲》,或者該說是第二部的《原罪犯》,但其實同樣講述復仇這個主題,三部作品都同樣使用了非常反商業的架構思維,也即是並未讓作品變成一個私刑題材的爽片,而是讓復仇之後或是復仇當下的人性掙扎成為故事的主軸。
這與《制裁者》或是《猛龍怪客》這些電影作品不同,至少這類作品還會有暢快的極端暴力與絕對的制裁作為劇情的抒發。在朴贊郁這三部作品中,只有《親切的金子》的結局是充滿善意,但仍然是沒有辦法得到救贖。在復仇的世界裡,死亡是唯一的出路,也是這惡質輪迴唯一的解脫。
朴贊郁的復仇起點-《我要復仇》,評分:10/10,猛人:全體人員
因為一部講述兩韓民族議題電影《JSA》而為觀眾所知其名的朴贊郁,早在打下他影壇地位的《原罪犯》之前所推出的《我要復仇》就已經放入了大量的對於復仇這一個主題是為雙面刃的觀點,而不同於《原罪犯》以及《親切的金子》在視覺以及娛樂性上面下足功夫,《我要復仇》從頭到尾接近冷眼旁觀故事中一群可憐人之間仇恨循環的視角以及近乎沒有配樂的平穩敘述,讓《我要復仇》作為一個傳統敘事模式的作品更顯得扎實飽滿且難得。
《我要復仇》闡述了兩個可憐但不可惡的人是怎樣被捲入了冤冤相報最後殊途同歸的故事,一個是失業卻又面對經濟壓力與詐欺,因而被迫綁架勒贖卻失手害死肉票而失去一切;一個是單親父親卻因為失去唯一的女兒,最後成為了冷血的復仇者卻難逃極端暴力導致的後果。
從故事性來說,敘事上的冷冽與兩位主角都不是壞人的設定,加上一步錯步步錯的安排,從開始編導就有意要觀眾同情兩個主角的遭遇,都讓《我要復仇》在劇本上靠攏現實的成份增添了故事本身的實感,也讓一部作品無須狗血的敘事手段就穩扎穩打的講述了一個錯誤抉擇之下的悲劇故事。
復仇電影的巔峰-《原罪犯》,評分:10/10,猛人:全體人員
基本上這部片已經很多人討論過了,筆者也曾經聊過這部作品與原著日本漫畫《鐵漢強龍》在主題上的差異。所以筆者只是想聊聊這部作品借用了西方文化中的希臘神話之中的人倫悲劇所導致的對於社會多數道德標準之下的壓抑與反抗,以及這之後的妥協所造成的主角陷入的道德掙扎。
在包裝了情愛之間的道德束縛之後,復仇的主題也轉化成為探索是否能夠拋開社會道德枷鎖的一次實驗,而主角的選擇所給予反派的啟示,仍然是以死來逃避多數決社會之下的道德觀,因為即使活著,這種關係也是無法為世俗所接受。在這前提之下,復仇反而成為一種墮入更為痛苦深淵的具體感受,而且更強化了前作《我要復仇》所表達的雙面刃這一主題。
復仇之後的另一種可能-《親切的金子》,評分:8/10
作為《復仇三部曲》的收尾作品,比起講述寬恕與自我救贖的不可能,朴贊郁這次把敘事重點擺放到了視覺上的表現,以及對於集體犯罪的猜想。先針對視覺表現部分,其實早在《原罪犯》就已經有了足夠的視覺衝擊感,在《親切的金子》所展現的視覺效果卻成了一個喧賓奪主甚至只是掩飾劇本缺陷明顯的花招而已。反而是片中闡述的受害者家屬集體向虐殺親人的兇手展開酷刑的報復,甚至透過分屍兇手並分食兇手以成為共犯結構中的相互牽制手段,這一個劇情設定反而是支持筆者對這部完結篇唯一的觀賞動機。而片中最後講述的一個自我救贖與親人甚至是旁人支持主角走出仇恨的觀點,就像那個結局畫面一樣,夢幻到無可置信,即便那只是編導的一個善意。
至於其他描述李英愛的演技表現以及敘事上面相當於動畫漫畫的分鏡方式,還有後來韓國發行的黑白版所強調的劇情敘事感,這些在筆者來說,都只是朴贊郁基於實驗敘事風格的前提之下所用以掩飾劇本薄弱;以及替李英愛抬轎之情勢的一個手段罷了。
總結來說,筆者對於這個系列並不討厭,但是如果討論純粹敘事上的優劣,手法傳統但故事札實的《原罪犯》與《我要復仇》絕對是比起單純只有視覺效果值得一提的《親切的金子》更有討論價值。《親切的金子》不是一部差勁的作品,但只能怪朴贊郁的《原罪犯》把自己的標準拉高到一個連他自己都無法超越的層級了。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 Movie 音樂社群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