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看國片,愛臺灣。反過來看《甜蜜殺機》,是部愛臺灣的國片。
我一直很想在每每書寫國片時,褪下對國片擔憂的包袱。但在看過《甜蜜殺機》後,我想時機已然成熟,終於可以用聊聊好萊塢片或他國電影的心情聊聊這部電影。電影題材類型不難區分,由臺灣電影人成功拍出「變身」、「阿嬤的夢中情人」、殺入金馬的「總舖師」後,臺灣電影工作者學習吸收國外電影產業成功經驗,並大量擷取在地素材,融匯出屬於臺灣電影的標誌。
天時地利人和,《甜密殺機》的出世,我想是種必然。世代交替,臺灣新一代導演紛紛呈現多元活力,擺脫上個時代的題材框架,當然在電影工業上雖仍有現實考量,但新一代導演、演員結合市場需求導向不斷摸未來方向,大有可為。《甜蜜殺機》乃臺灣電影題材少見的警匪喜劇,不啻是最好例子?
《甜蜜殺機》應是我這兩年以來見過採用最多生活元素的本土電影,有別於「BBS鄉民的正義」、或「痞子英雄首部曲」,《甜》片毫無任何英雄色彩或是主題探討的包袱,哪怕林依晨與蘇有朋等人參與演出,亦不會讓人感到厚重的偶像色彩。電影讓人親切之處,不在於本土電影慣用的熟悉土味,而是無論故事架構或是背景設計中大量充填著你我每日垂手可得生活事件或社會現象,細細品嚐,不禁拍案叫絕。
從原住民與棒球隊、牛璋芝事件、同志議題、婚友社是否掛羊頭賣狗肉、食安問題等炙手可熱的社會議題皆被巧妙地剪貼在電影之中,導演連奕琦更遊刃有餘地利用親情對比,成功融匯所有素材,拍出這塊土地天天上演的荒誕亂像,與鎮日活在這些亂象中,臺灣人獨有的生存之道與矛盾情結;坦白說我個人並不愛連導說故事的手腕,不論是前作「命運化粧師」或《甜蜜殺機》,電影運鏡精采,分鏡卻略感拖垮結構,這一直都是我對連奕琦導演作品感到可惜之處,但縱觀新一代導演,連導選擇電影題材的膽氣令人佩服,或許假以時日,連奕琦導演將樹立起自成風格的獨家招牌。
《甜密殺機》是部需要將注意力也放在蘇有朋、林依晨背後的電影。電影佈線環環相扣,雷洪、郎祖筠、阿KEN等人表現不俗,各自分配戲份上皆有亮點,不過《甜密殺機》亦反應出臺灣影星目前仍嫌不足的隱憂,這同樣也因著臺灣影視與傳統媒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連奕琦導演《甜》片由戲裡聯想到戲外,力道恰好地諷刺臺灣社會的種種亂象,猶如永遠歹戲拖棚的鄉土鬧劇,但身懷對臺灣土地的愛,似乎也藏在針砭社會現象的漫天酸意中。笑看《甜密殺機》,一場回到原點的普羅鬧劇,回味之餘,卻感到身為電影人以自身方式表達出愛臺灣的沉重心情。連導,這回容我向您拍手致敬。(文/喬小夫)
想看~給「進擊的大佬」的一小段話請按此。歡迎光臨【喬小夫。私領域】@痞客邦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 Movie 音樂社群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