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PM編輯室
2019年8月26日 (二)
1. 這款自作多情
繼〈浪流連〉之後,茄子蛋再次呈現一首震撼人心的歌曲〈這款自作多情〉,持續地將台語歌推向潮流的一端。
搭配著MV一起欣賞,宛如觀看電影一般。國片的風格格外的吸引國人的眼球,帶觀眾一起進入屬於台灣的美。
歌曲一開始,以輕輕的吉他聲搭配男人味十足的低鳴,直接將感官帶入悲劇愛情的氛圍,為後來層次漸進的音樂做出漂亮的鋪陳。在歌曲最高潮時,茄子蛋選擇自己最善用的無聲收尾,讓觀眾的心意猶未盡地停留在節奏上,卻只能反問自己是否動心了。就如茄子蛋以往的作品一樣,第一次聽也許會覺得有點彆扭,不過它總是令人越聽越上癮,聽過幾次後,總是能朗朗上口。這也許就是茄子蛋的魔力吧!
(撰文:阿吉)
2. 七折
我相信任何人都喜歡購物有折扣優惠,但如果將折扣放在愛情上衡量,你認為你對愛情的付出是全部還是打了折扣呢?假如你對他的愛不是全部,而是打了七折,你覺得這樣會幸福嗎?他也會幸福嗎?
陳柏宇《七折》,單以歌名來看真的不知道底蘊,黃偉文填詞,巧妙地以「七折」來表達不敢投入戀愛的因由。曾經失戀,受過情傷,慢慢地害怕戀愛,即使遇上下一位,亦會自我保護,因為上一次跌得太痛,所以便不敢再次放膽去愛,於是一次又一次的戀愛,感覺都好像越來越差,總是在沒有原因下分手收場。
受過傷,令你不再投入,對愛情悲觀,感覺自責,希望得到別人諒解,《七折》要表達的情緒實在很多很複雜,不過,Jason都駕馭得到,為了演譯失戀創傷後遺症的各種心情,Jason演唱時刻意營造灰心失意的氛圍,從他的感性歌聲體驗到對愛情失去信心的無奈感,情感交待豐富,是一首很好的慢熱抒情歌。
(文:Creamypolly)
3. 迂腐
拖沓的節拍,像是在提醒我們,迂腐的思維,是我們進化、放光的絆腳石。雖說《迂腐》,但鄧小巧的這首最新作品,卻非流於因循守舊;相反更結合了歐西流行的電音元素。
跟隨兩位「家長」馮穎琪和謝國維,還有「書友」藍奕邦一同到赫爾辛基拜會Leo Jupiter,《迂腐》的音樂風格跟前作《精神餵飼》一脈相承,讓樂迷聽到小巧毫不迂腐的一面,將「舊我」完全破除。
旋律故意的拖泥帶水,更顯藍奕邦筆下「迂腐」世界的感覺——應該要來一場轉變,與其繼續互相蠶食、互相傷害,何不引刀成一快?
(文:閱評流)
4. 好好說
將於9月12日上映的電影《花椒之味》是由鄭秀文、賴雅妍和李曉峰領銜主演的一部温情電影,主線是鄭秀文和鍾鎮濤飾演的兩父女,父親經營麻辣火鍋店,女兒任職旅行社,他們的關係一向不好,女兒很早已獨自居住。後來,因為父親離世,女兒才發現原來還有兩位妹妹分別生活在台北和重慶,在父親的喪禮上才首次見面及相認,之後的故事就是周圍這三姊妹的團聚令她們重新彼此認識,在父親的火鍋店裡領悟出大家錯過了的事。
《花椒之味》的花椒催淚,味辛辣,反映來自三個不同的家庭各自有很多問題,導演藉著一間火鍋店打開彼此的隔膜,淚水是原諒大家的一種表態,希望能夠好好珍惜未來。電影主題曲《好好說》由鄭秀文主唱,旋律很有電影感,主女角唱出一番內心話,與故事情節相連,是一首非常深情的歌曲,也有語重心長的意思。無論是家庭問題還是愛情問題,如果當初大家能夠好好說,關係便不會到了無法修補的地步。Sammi 深情演譯不開心是源於自我的執著,唱出原諒背後的一絲遺憾,歌曲感動。
(文:Creamypolly)
5. S.M.O.K.E. 狼煙
【大眾文化品味原地踏步:stop this! 我快~耳!膜!破!洞!】
今年的金曲最佳新人ØZI推出了全新單曲<S.M.O.K.E. 狼煙>,找來了重量級rapper – 頑童MJ116的小春一起來嗆爆一直在原地踏步的華語樂壇。兩人天衣無縫的合作、又man又富有攻擊性的饒舌,簡直是炸翻了!
歌曲開場猶如磅礡的史詩,隆重登場的編曲氛圍讓人震撼到想認真聽下去。歌曲強烈的節奏很殺,配上華語歌壇難得能饒舌又能唱R&B的歌手ØZI的雙刀流,尤其是唱到“耳膜破洞”加重語氣的punchline,真的是酷到把歌迷的聽覺享受直接大大的升級。Auto-Tune在這首歌裡用得恰到好處,有電音的感覺但又不會太重而有太多的機器感。小春中間突然的出現讓歌迷們大大的驚艷,開場一句“啥款!”好有魄力,國台語參雜的饒舌唱出跟ØZI的美式饒舌不同的風味,又霸氣又有江湖味的風格在ØZI的美式嘻哈R&B曲風也可以很合拍。小春唱的部分的韻腳都寫得很好,他特別在每句的結尾都稍微拉長音,整段繞舌配上拉長音的韻腳顯得更為順暢悅耳了。
擅長用英文寫rap詞的ØZI這次特別在這首歌裡使用大量的中文,看得出他想要將華語音樂推向國際的決心。“那些老屁股的肉,都跟豆皮一樣皺…看著一堆小丑爆紅,越是無腦越是能被認同,偶而打開radio想放鬆,媽的stop this 我快耳膜破洞!”歌詞裡辛辣又大膽的寫出華語音樂已經幾十年沒有進步、停滯不前許久的窘境,而許多當紅的歌手空有高人氣卻缺乏音樂品質,多數音樂也只針對市場性和歌曲傳唱度的基準來做音樂,然後什麼曲風流行大家就一窩蜂做那類型的音樂,這樣的華語樂壇當然很難進步,我們也不需要一堆人都做相同的曲風。記得蕭敬騰曾有機會拜訪到總共被提名過47個然後得過16座葛萊美獎的加拿大音樂大師David Foster,問說為什麼亞洲音樂打不進歐美市場?David Foster則說華語音樂輸歐美音樂至少三十年到六十年以上,蕭敬騰也嘆進入演藝圈的門檻實在太低了。
ØZI也在歌詞寫到“大眾文化品味原地踏步,準備下墜前的倒數”,不只唱片公司需要提升音樂品質,歌迷們的品味也要隨著音樂的進步和時代的變化而跟著進步,這樣華語樂壇才能不斷的提升,進而登上國際跟國外的音樂匹敵,讓華語音樂讓世界上更多人知道。ØZI也曾說過,其實嘻哈、R&B、電音、甚至搖滾等曲風在國外都是非常的流行,但在臺灣就是帶不起來,如果大眾只能接受老式的曲風,就算臺灣的音樂人再有才華也很難把華語樂壇帶起來,只能繼續侷限於二十多年前的老式曲風,也限制了創新和進步。當華語樂壇不再進步,歌迷們也只能開始哈日哈韓崇洋了,華語樂壇恐怕會越來越沒落。很多九零年代的歌手到現在很能很活躍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在提升自己,像是王力宏做了chinked-out曲風,張惠妹進化為阿密特,而林憶蓮從芭樂抒情歌唱到搖滾電音等等。
“這是快被這腐臭味窒息前的怒吼,代表新世代我發誓要停止這惡性循環”ØZI誓言要帶領著華語樂壇,點起那開啟華語音樂新格局的狼煙,讓世界都看到華語音樂的厲害!
(文:喬許 Josh)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 Music音樂社群網站』
目前無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