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瀏覽器並未啟動Javascript,請啟動瀏覽器的JavaScript或是升級成可執行JavaScript的瀏覽器,以繼續使用PlayMusic音樂網 PlayMusic音樂網 - 第29屆飢餓三十代言人韋禮安 & 劉以豪遠赴烏干達 傾聽煙硝下南蘇丹難民的心聲和夢想
會員登入
|
OR

華語音樂新聞 第29屆飢餓三十代言人韋禮安 & 劉以豪遠赴烏干達 傾聽煙硝下南蘇丹難民的心聲和夢想
0
120

By PlayMusic新聞小組

2018年6月14日 (五)

台灣世界展望會第29屆飢餓三十代言人韋禮安、劉以豪於6月2日至8日前往烏干達,探訪因為南蘇丹內戰而逃離至此的難民。兩人在世界展望會所服務的難民屯墾區和難民接待中心,實地了解兒童及家庭迫切的需要,並在協助發放熱食和生活物資、及與兒童關懷中心孩子們的互動之中,看見世界展望會救援工作如何為流離失所的難民帶來盼望。
 
韋禮安、劉以豪於13日記者會分享行程感動。第四次隨台灣世界展望會出訪的韋禮安表示,南蘇丹兒童的警戒心較曾走訪的其他國家兒童要高,「本來以為他們只是比較害羞,其實這些孩子經歷戰亂,被迫快速長大,才會有此表現。但我們在世界展望會成立的兒童關懷中心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見他們慢慢放下戒心,令我很開心孩子們可以做回孩子的樣子。」韋禮安也說,以前的他認為自己無法改變世界,「與世界展望會走訪多國後,我明白自己有能力改變世界-就從改變這些孩子所處的世界開始。」
 
第一次參與台灣世界展望會關懷行的劉以豪則說,有個孩子的夢想只是要一塊肥皂,「當下很驚訝,原來他們最想要的,竟是我們日常中平凡的物品。」他更深感難民需要的不只是應急物資,「到烏干達的每個南蘇丹人都有自己原本的生活、職業、個性,無法簡單用『難民』兩字定義所有人。除了需要食物和物資,更需要幫助他們重建未來的生活。」
 
6月20日「世界難民日」即將到來,韋禮安和劉以豪於記者會現場呼籲大眾關注南蘇丹、敘利亞、緬甸羅興亞難民的需要,捐款響應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報名7月14日至15日飢餓勇士大會師,以行動幫助國內外遭遇天災、糧荒、戰火、急難的兒童及家庭,有機會重建新生!
 
南蘇丹於2013年爆發內戰,衝突至今仍未完全止息,大批南蘇丹人逃離家鄉前往鄰近國家,只為求安全生活,其中以烏干達收容的南蘇丹難民人數最多,已超過100萬人。當韋禮安、劉以豪抵達位於烏干達的歐姆戈難民接待中心(Omugo Overnight Centre),正好遇到一群群由卡車自邊境載送到接待中心的難民,人群中一名46歲的婦女喬伊絲‧雷緹瓦(Joyce Letiwa)告訴兩人,她的丈夫在戰爭中去世,她獨自帶著七名孩子,在叢林裡徒步走了27天,終於來到烏干達,可惜途中有三名孩子走失了。喬伊絲看似輕描淡寫的敘述,反而帶給兩人莫大的震撼。
 
劉以豪滿懷感觸地說,喬伊絲講的每句話都像電影情節,但她卻是這樣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以堅定的眼神回答提問,「也許她有情緒,卻隱藏起來,可能不想在孩子面前脆弱下去,因為之後還有很多路要走。」韋禮安則表示,想到喬伊絲的經歷只是全球數千萬難民的其中之一,不禁慨歎同為地球的一份子,為什麼他們和自己的際遇會南轅北轍?「但與世界展望會走訪多國,我知道自己不該再問『為什麼』,而要問『可以做什麼』,因為問『為什麼』沒有答案,『可以做什麼』卻能夠幫助他們。」
 
在難民接待中心內,兩人幫忙世界展望會工作人員分發熱食及肥皂、毛毯、防水布等生活物資給難民。「我在想:如果我是難民,歷經困苦來到這裡,突然有人端來熱騰騰的食物,甚至給你一個笑臉,那簡直是天堂。」韋禮安說,他在發送熱食時,希望能把更多正能量傳給對方。劉以豪則認為,難民需要的不只是食物,也需要能安心放鬆和睡覺的空間,「當然捱餓很難受,但可以棲身在沒有子彈大炮的地方,對他們來說更是難得。」
 
除關懷初抵達烏干達的南蘇丹難民,韋禮安和劉以豪也探訪居住在屯墾區的難民家庭。兩人來到大衛‧馬力亞(David Malia)的家,19歲的大衛和妻子育有一女,由於姐姐過世,姐夫又下落不明,去年他帶著妻子和四名外甥逃至烏干達,並且成為寄養家長,幫忙照顧兩名與父母走散的難民青少年。在世界展望會幫助下,像大衛一樣的逾600戶難民兒少寄養家庭,除了獲得臨時住所、基本家用品和經濟補助之外,還可以做點小本生意。
 
雖然大衛目前的生活仍然捉襟見肘,可是他的樂觀仍然感染了韋禮安和劉以豪。劉以豪留意到大衛在經營的小雜貨店裡貼上「Today’s Struggle, Tomorrow’s Success(今天的奮鬥,明日的成功)」,以此激勵自己有天能完成當電子工程師的夢想,「他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下都擁有夢想,更何況我們?」韋禮安說,雖然每次探訪都感到難過,但同時覺得充滿希望,而他亦一再提醒自己「不要以一種施捨或可憐的態度去看待對方,應該讓他們保有自己的尊嚴,因為大家都是一樣的人類」。
 
世界展望會為南蘇丹難民推動農業培訓、儲蓄團體等生計方案,除了可提升家庭生計和糧食保障之外,還有助促進不同種族成員間的團結互助精神。聽到儲蓄團體成員絲可維亞‧安古絲(Scovia Anguse)談到儲蓄定存期滿後的計畫,以及展示她所種植的西瓜和南瓜時,韋禮安感到高興,因為他們正慢慢地自立自強,「好不容易從南蘇丹過來,如今他們開始有落地生根的感覺。」劉以豪則認為,儲蓄團體的意義不光在金錢層面,而是「透過金錢上的連結,讓成員之間達成更多共識,互相幫助」。
 
在世界展望會於畢迪畢迪難民屯墾區(Bidi Bidi Settlement)開設的兒童關懷中心裡,韋禮安彈著吉他,與劉以豪一起帶領小朋友開心地拍手唱歌;又在大草坪上踢足球,和在輪胎上和小朋友玩著「鬼抓人」的遊戲。韋禮安說:「和小朋友玩樂感覺很好,他們終於可以當個小孩。小朋友不應該承受戰亂帶來的痛苦,他們有權利擁有正常的童年。」劉以豪更被小朋友的歌聲和舞蹈所感動,他希望在戰火結束時,這些難民能夠找到生存下去的方法。
 
由於烏干達政府規定將難民救援工作的三成資源,用於本地的接待社區,因此獲得國民對難民的接納和認同。韋禮安和劉以豪造訪的兒童關懷中心,就同時有南蘇丹兒童及烏干達接待社區的兒童一起就讀,世界展望會透過遊戲,幫助難民兒童平復因戰亂帶來的心靈創傷,也增進南蘇丹兒童與當地孩子們的互動;更透過和平建造課程,教導孩子尊重不同種族,為南蘇丹的下一代帶來和平契機。
 
韋禮安表示,相較於南蘇丹內戰剛發生之際、國際資源大量湧入的情況,如今南蘇丹難民救援行動已漸被大眾遺忘,「但當地仍有許多迫切的需要,因此我和以豪希望能喚起大家的關心,陪伴南蘇丹兒童和家庭一起走過漫長的重建之路。」劉以豪則說,出發前對於難民的認識僅止於數據,「到了現場,才發現難民人數之多、範圍之廣遠超乎我想像,就像一大塊不知道該從何入手的拼圖。但唯有我們伸手放下第一塊拼圖,開始有所行動,難民處境才會開始改變。」
 
在6月20日「世界難民日」前夕,韋禮安和劉以豪邀請大眾響應飢餓三十,捐款支持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各國進行的人道救援行動,幫助國內外最脆弱、身處急難之中的兒童和家庭獲得生存盼望。兩人也邀請大家參加7月14日至15日於林口綜合體育館、高雄巨蛋體育館同步舉辦的飢餓勇士大會師,透過親身體驗飢餓與大會師的生命教育分享,感受難民兒童的艱困處境,進而付諸行動,一齊讓飢餓不再!
 
img1528906124.jpg
在6月20日「世界難民日」前夕,韋禮安和劉以豪邀請大眾響應飢餓三十,捐款支持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各國進行的人道救援行動

img1528906133.jpg
在世界展望會於畢迪畢迪難民屯墾區開設的兒童關懷中心裡,韋禮安彈著吉他,與劉以豪一起帶領小朋友開心地拍手唱歌

img1528906137.jpg
在難民接待中心內,韋禮安和劉以豪幫忙世界展望會工作人員分發熱食及肥皂、毛毯、防水布等生活物資給難民

img1528906146.jpg
在難民接待中心內,韋禮安和劉以豪幫忙世界展望會工作人員分發熱食及肥皂、毛毯、防水布等生活物資給難民

img1528906297.jpg
韋禮安和劉以豪呼籲大眾報名7月14_15日飢餓勇士大會師,以行動幫助國內外遭遇天災、糧荒、戰火、急難的兒童及家庭

img1528906351.jpg
韋禮安和劉以豪呼籲大眾報名7月14_15日飢餓勇士大會師,以行動幫助國內外遭遇天災、糧荒、戰火、急難的兒童及家庭

img1528906421.jpg
韋禮安和劉以豪邀請大家參加7月14_15日的飢餓勇士大會師,透過親身體驗飢餓與生命教育分享,感受難民兒童的艱困處境,進而付諸行動,讓飢餓不再

img1528906487.jpg
韋禮安和劉以豪邀請大眾響應飢餓三十,捐款支持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南蘇丹、烏干達及各國進行的人道救援行動

img1528906516.jpg
韋禮安和劉以豪邀請大眾響應飢餓三十,捐款支持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南蘇丹、烏干達及各國進行的人道救援行動

img1528906559.jpg
韋禮安說,他在發送熱食時,希望能把更多正能量傳給對方。劉以豪則認為,難民需要的不只是食物,也需要能安心放鬆和睡覺的空間

img1528906111.png

文:PlayMusic編輯部                                 資料/照片:台灣世界展望會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


會員留言討論

 


一共有0則留言
同一篇文章誰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