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1日 (三)
由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於1996年共同設立的「臺法文化獎」,法國當地時間9月10日傍晚於法蘭西學院大院士會議廳舉行第22屆頒獎典禮。
文化部長鄭麗君專程飛往法國,與人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馮樹雅‧竇西瓦(François d'Orcival)先生及終身秘書尚-侯貝‧皮特(Jean-Robert Pitte)先生共同主持這項一年一度臺法文化交流的盛典。今年1月甫擔任人文政治科學院院長的達克斯(Xavier Darcos)先生親自接待,表達熱忱歡迎之意。
第22屆「臺法文化獎」評審會議2017年於臺灣舉行,法方評審委員為此專程前往臺北進行評審作業。該屆因各領域翹楚踴躍報名,臺法雙方評審就每位候選人的參選事蹟充分討論後,不同往年多為1至2名獲獎者,共評選出4名獲獎者,分別為尚若白 (Jean-Robert Thomann) 先生、維若妮卡‧雅諾(Véronique Arnaud)女士、克里斯汀‧赫佐(Christian Rizzo) 先生及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 先生。
尚若白(Jean-Robert Thomann)先生身兼影片剪接師與導演身分,自2000年起以臺灣日常生活為主題,關注臺灣作為年輕民主國家及其與亞洲間之關係,進行紀錄片之拍攝,至今已有16部以臺灣為主題之紀錄片,及2部於臺灣拍攝之劇情片。
維若妮卡‧雅諾(Véronique Arnaud)女士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東南亞中心榮譽研究員。她自1971年起,為深入瞭解達悟族(昔稱雅美族)文化,進行約12次駐地研究,蒐集了相當豐富充實的檔案資料。
克里斯汀‧赫佐(Christian Rizzo)先生為編舞家、舞台設計師、導演與視覺藝術家。2006年於臺北國際藝術村駐村期間,開始與臺灣有所連結,之後除於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等地發表作品外,並與臺灣藝術家共同創作,作品豐富。
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先生為里昂政治學院副教授。在完成以臺灣為題之碩士與博士研究後,高格孚先生持續進行與臺灣有關之研究、發表與教學工作,包括教授臺灣研究課程及論文指導;以中、法、英、日文發表臺灣研究,並從政治、歷史等角度討論臺灣認同問題;組織法語圈臺灣研究機構。
本屆頒獎典禮在法蘭西學院邀請各界貴賓,包括法國文化部主任秘書Alain Lombard先生、法國教育部總督察Myriem Mazodier、日本文化會館主席杉浦勉先生、愛沙尼亞駐法大使Rea Rannu、夏宏特省省議會議長François Bonneau、南特三大洲影展主任Jérôme Baron先生、法國音樂與聲響研究中心國際部主任Paola Palumbo女士、國立視聽中心公關部主任Myriam Kryger、國立吉美東方博物館電影節目部主任Véronique Prost女士、布朗利博物館研究及教學部主任Frédérique Keck、橘園美術館表演廳主任Hubert Laot先生、國立Créteil劇院節目策劃人Fanny Bertin女士、法國國際廣播臺節目製作人Caroline Bourgine女士、法國電影資料館文化節目部專員Wafa Ghermani女士、法國文化廣播電臺節目製作人Brice Couturier先生、游牧文學節主席Didier Lesaffre先生、海軍水文暨海洋學處海軍上將Jean Laporte、駐法國代表處吳志中大使、人文政治科學院院士等百餘人觀禮下進行,本屆首次透過製播影片方式介紹四位得獎人與臺灣結緣進而投身臺灣文化的心路歷程。
人文政治科學院終身秘書尚-侯貝‧皮特(Jean-Robert Pitte)先生首先致詞指出,臺灣和法國的文化交流於70和80年代初見端倪,起初只有極少數個人自發性的活動。必須等到法國在臺協會、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以及1996年設立的臺法文化獎成立之後,雙方的文化交流才真正進入蓬勃發展的階段,在國際舞台上具有能見度。他再度恭喜四位得獎人,藉由他們的深入研究以及藝術文化交流,讓世人發現臺灣的豐富多元風貌,獲獎誠屬實至名歸之事。
接著,鄭麗君部長致詞感謝人文政治科學院22年來和文化部持續舉辦臺法文化獎,鼓勵了更多人在不同領域持續探索臺灣文化,讓台灣文化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連結。更感謝今年四位得獎者,長期投入研究再現臺灣文化的不同面貌,捕捉了臺灣文化既傳承又創新的多元活力。
除總監克里斯汀‧赫佐(Christian Rizzo)先生因故無法前來,由副總監侯斯當‧香圖夫先生(Rostan Chentouf)先生代表領獎外,其他三位獲獎人一一上台領獎並陸續發表感言。
維若妮卡‧雅諾(Véronique Arnaud)女士認為獲獎對她來說除了支持她的研究工作,並更是藉此肯定了蘭嶼達悟族人的參與;尚若白(Jean-Robert Thomann)導演則是提到他將大部份時間獻給一個本不應吸引他的遙遠島國,已將觀光與文化方面的興趣轉變為深刻的依戀。臺灣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外交處境、豐富的歷史、認同問題以及對未來方向的追尋,在在引起他內心共鳴;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教授提及在臺灣流連忘返倏忽已二十五載。他衷心感謝主辦單位肯定他的工作,對於世界上「最迷人」的臺法兩國交流有所貢獻,在他職業生涯的中途,鼓勵他再接再厲。
獲獎人感性的發言,現場觀禮者無不因此觸動心弦,深深共鳴,場面溫馨及熱絡。頒獎典禮隆重圓滿結束,隨後舉行酒會。
由文化部與法蘭西學院人文及政治科學院於1996年共同創辦的「臺法文化獎」以獎勵在增進臺法之間文化交流,具有傑出貢獻者作為設立宗旨,得獎者原以法國單位或人士居多;但為擴大獎項效益,讓更多耕耘於臺灣與歐洲間文化交流之人士受惠,自2006年起,將此獎評選範圍由法國擴展到其他歐洲地區,增加受獎人名額為兩位,今年更破例選出四位獲獎者,各獲得1萬2500歐元獎金。
最後,鄭部長在法蘭西學院這個追求思想自由的殿堂上強調,縱使近來臺灣的名字在航空飛行地圖上,有時因政治因素而被試圖「改名」,但在文化世界地圖中,只有加法,沒有減法。臺灣文化作為最自由、多元、包容、開放與創新的亞洲文化,必定能在世界上型塑出獨特的文化魅力,也必然會是世界文化的一塊重要拼圖。
第22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大合照
文化部長鄭麗君致詞(左起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終身秘書Jean-Robert Pitte先生、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主席François d Orcival先生、文化部長鄭麗君)
文:PlayMusic編輯部 資料/照片:文化部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
目前無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