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瀏覽器並未啟動Javascript,請啟動瀏覽器的JavaScript或是升級成可執行JavaScript的瀏覽器,以繼續使用PlayMusic音樂網 PlayMusic音樂網 - 在日常的聲景中發現音樂 - 多媒體作曲家、演奏家「蔣榮宗」
會員登入
|
OR

名人焦點 在日常的聲景中發現音樂 - 多媒體作曲家、演奏家「蔣榮宗」
0
65

By PlayMusic新聞小組

2024年6月13日 (四)

他的腦中一直都有旋律。只要給他一個片段、一個畫面,就能在他腦海中轉成音符,或化成一段旋律,如吃飯喝水般自然。
 
不到30歲的年紀,蔣榮宗已發表過獨立創作的單曲與專輯,經手過三金典禮配樂,也參與過多部電影電視、廣告與遊戲配樂。他對聲音的敏感從小就十分明顯,嘈雜的店內他會注意到牆內管線流淌的水聲,打電動也會自然地分辨BGM(背景音樂)的聲音堆疊;即便走在路上,耳朵也持續搜集著各種細微的聲音素材,他笑說自己有點工作腦,「但我從小就這樣,所以不會引以為苦,反而很享受這些刺激,所有的素材最後都會變成我創作的靈感!」

img1718251446.jpg只要給蔣榮宗一個片段、一個畫面,他就能在腦海中轉化成一段旋律。(圖片提供/蔣榮宗)


小叛逆開啟自己的音樂旅途
 
出生自音樂世家的蔣榮宗,三歲開始玩音樂,鋼琴是開啟他音樂探索的鑰匙,也是摸索腦中無形旋律的開端。他選擇大提琴作為副修,孩子氣的初衷是為了「學一個爸爸不會的樂器」,卻因著這一次的小叛逆,帶著他開啟一條截然不同的音樂旅途。
 
不管是鋼琴或大提琴,過去慣常的高壓教育法——彈錯敲手指——都令蔣榮宗痛苦無比。「長大後覺得嚴格有嚴格的道理,但當時的我只覺得好想離開,好想自由。」他回憶道,知道老師是好意,卻也深感如此的教育模式,即便助長天賦開花,卻也變相抑制了發展的可能性。成長在網路發達的九〇年代,蔣榮宗自小就透過網路自學數位音樂,將腦中自由奔放的旋律化作音符,作曲不是學習而來的能力,而是隨著他的成長環境與自由意志,陪伴他長大的課外活動。
 
青少年時期的蔣榮宗維持著白天練古典、晚上玩數位音樂的日常,因為喜歡而投入,讀普通班的他很孤單,只好將滿腔熱情投注到音樂裡,在創作裡釋放熱情。他在途中不斷地尋找自己是誰、要做什麼,並進一步在高中做下改變一生的決定,大學前往美國唸舊金山音樂學院多媒體科技應用音樂,讓所愛與所長得以結合。他始終記得前往舊金山考試時,驚險萬分的面試結束後他才驚覺,主考官正是10年前與表哥在家裡打電動時讚不絕口的配樂師本人,朝著兒時心目中的偶像邁進,無異於靠近夢想的第一步。
 
舊金山音樂學院不只將蔣榮宗帶離權威式的音樂教育,更帶給他看待音樂的全新視野,接觸了更多製作音樂的面向,也引導他一路考上南加大修習影視配樂,完整這一趟音樂之旅。而真正的考驗,是在他回到臺灣後才開始。

img1718251488.jpg不同於慣常的古典音樂之路,蔣榮宗選擇結合所愛與所長。(圖片提供/蔣榮宗)


模糊界線 才能讓更多可能性發生
 
回國那年,2020,他成立了「ZONG MUSIC蔣榮宗音樂國際製作公司」,前景看好,卻被疫情打亂了職涯啟動計畫,像是剛要起飛就被禁錮的鳥。
 
影視廣告接續停拍,案子停擺,連排定的音樂演奏會都被限縮人次。蔣榮宗雖然焦慮,好學的他又同時覺得機不可失,他將閒置的時間與精力投注到聲音藝術的研究與音樂創作上,鎖在工作室裡從早到晚學新東西,上遍各種音樂程式編碼課程,「一個很理性的程式,碰上我這個感性的創作者,先不提溝通了,我們本身就是強烈的拉扯。」他笑說學得很痛苦,但因為好玩而不以為苦,反而讓他看到更多音樂製作的可能性。十人左右的編制,ZONG MUSIC以蔣榮宗為核心,成員來自世界各地,部分是他的同學,「當時所有人都在線上,開會也是線上,表演也在線上,反而開啟了無國界的交流跟合作。」
 
除了跨國的音樂創作委託,也有更多跨領域的音樂合作找上門。比如2023年「臺灣文博會XFOCASA馬戲藝術節」的主題展覽創作《暢響曲:野性穿越》,他跟著團隊跑遍全臺蒐集肢體的聲音,看見不一樣的表演藝術風景,特別對部落的聲音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記得我拿著收音麥克風,讓一群表演者圍著我唱歌,那個聲音的能量和震撼至今依然難忘。」當年為了追尋更廣闊的音樂可能,他飛出臺灣,卻也在回到家鄉時,深深為土地的能量撼動。蔣榮宗對音樂的探索再無地域之分,只有更開闊的心胸,與主動接受挑戰的勇氣。

img1718251522.jpg蔣榮宗跑遍全臺、上山下海蒐集素材,並深深為土地的能量所感動。(圖片提供/蔣榮宗)


打破聲音發生的場域限制 打造最完美的看展聲景
 
近期,蔣榮宗應富邦美術館之邀擔任首位「年度合作音樂家」,剛完成該館年度音樂專案,為整個館區與主要展覽打造專屬音樂。蔣榮宗形容這是他生涯以來最大的挑戰,也喜獲自我大躍進。
 
耗時十年籌備的富邦美術館座落在臺北市信義區A25園區,由打造巴黎龐畢度中心的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與臺灣建築師姚仁喜的團隊操刀,館長翁美慧以現代雕刻藝術之父羅丹(Auguste Rodin)為主題,策劃打造了開幕主題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
 
經常在信義區出沒的蔣榮宗老早就注意到富邦美術館的存在,有機會在開館前受邀進去逛逛已經令他驚喜萬分,更期待能夠透過所長為美術館做點什麼。他回憶起初次見面那場會議,翁館長開門見山地問他對美術館有什麼想法。「我直接把走進來時觀察到的都講出來。」蔣榮宗興致勃勃地說,美術館主打城市森林,旁邊有綠意、風聲、鴿子聲、水池的流水與氣泡聲,加上鄰近馬路邊的車水馬龍,所有的聲響在他耳中就像是一幅美術館戶外獨有的聲景,而他想將外部的聲景延伸至美術館內部,甚至到最深處的洗手間,讓從外面走進館內觀展的聲音風景能夠延續,串連成一個完整的聲音體驗。

img1718251566.jpgimg1718251580.jpg短短六週的創作期,蔣榮宗在館內外東奔西跑蒐集素材,創作出最適合富邦美術館的BGM。(圖片提供/蔣榮宗)


「館長聽完我的分享後,劈頭就問我,如果主題音樂設定為『光與愛』,我的想法是什麼?」裝置藝術〈光與愛〉(Light and Love)是翁館長親自前往西班牙向藝術家喬姆・普蘭薩(Jaume Plensa)邀來的巨型創作,可以說是富邦美術館開館的重要作品。蔣榮宗認為,「美術館帶給觀眾一個世界觀,本身的存在就是愛;而美術館的任務是帶給觀眾不同的展覽,也就是希望。」
 
他的解讀與想法獲得館長的認同,短短六週的創作隨即展開。他順著這樣的想像蒐集素材、發想,創作出富邦美術館的主題曲〈光與愛〉,並延伸這樣的創作模式,一路為重要的展品設計專屬的BGM。從羅丹到常玉,再到趙無極,一步一步建立出適合富邦美術館的展覽聲景。美術館一般不需要背景音樂,因此他設計的音樂並沒有過度澎湃的樂章,更不會搶走主角(展品)的風采,只會輕輕地在觀眾耳邊,托起觀賞的情緒。
 
「壓力超大,一度坐在鍵盤前空白了五天,什麼都寫不出來。」回想當時的緊繃,蔣榮宗的表情依舊是驚魂未定。六週的時間經歷過創作撞牆、再投入、嘗試,最終交出六首完整的作品,也成為富邦美術館令人回味再三的聲景。「館長跟我說,你的音樂有魔力吧!每個人見到我都跟我講洗手間的音樂!」他笑說,開館至今自己依然喜歡在閒暇時進去走走看看,觀察民眾對聲音的反應,也喜歡大家走進洗手間發現聲音的小驚喜。儘管聲音不是主角,但能夠成為讓大家用心聆聽並放在心上的配角,已是身為創作者的他最大的滿足。

img1718251609.jpg富邦美術館開館當天,蔣榮宗現場演奏主題曲〈光與愛〉。(圖片提供/蔣榮宗)


可能性打開了,音樂在蔣榮宗的耳中,早已不只是美妙的旋律,而是擁有自我表達能力的無形靈魂。透過他的引導與設計,打造出適合不同空間、場景與目的性的聲景,甚至比視覺更能穿透人心。

img1718251639.jpg2023年底,蔣榮宗以5G+4K沉浸數位展演,在臺北101雙融域舉辦的個人音樂會「蔣榮宗ZONG 跨界科技演奏會」。(圖片提供/蔣榮宗)


撰文/Stella Tsai                  提供/臺北文創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


會員留言討論

 


一共有0則留言
同一篇文章誰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