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7日 (一)
在編舞生涯的高峰,他卻感到徬徨。離開部落二十多年後,布拉瑞揚選擇回到家鄉台東,帶著一群年輕的原住民舞者工作。從兩廳院的舞台到部落的活動中心,他們用身體將生活跳成舞作,在舞作中探尋自我。而這群多數非科班的舞者,隨性與自由,那是布拉瑞揚離開部落前本來擁有的樣子。在這個像家一樣的舞團,他們彼此依賴成長。舞者實現舞蹈表演的夢想,布拉瑞揚也在回到部落的旅程,慢慢貼近自己曾經是那個部落的孩子。
紀錄片《跳進部落的孩子》故事圍繞在舞團創辦者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回到家鄉與部落原住民舞者共同創作、生活的歷程。耗時八年拍攝製作,以布拉瑞揚與舞者們的原鄉為起點,記錄下共同生活的痕跡。製作團隊捨棄舞蹈美學論述與傳記敘事,除了將鏡頭回歸到「人」的狀態,更留下創作者的孤獨身影與迷惘痕跡。
舞團創辦者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2016年,因為公益紀錄片計畫的緣故,摩登星球影業製作人曹盛彥與導演王政一認識了布拉瑞揚舞團,那是布拉瑞揚舞團成立的第二年,紀錄片中的舞者們也在這一年開始台東的舞蹈生活。奔放的生命與排練室中湧現的創造力,讓團隊向布拉瑞揚提出了長期拍攝紀錄片的想法。而後歷經八年光陰進行拍攝、記錄與製作,導演藉由舞者們的故事,引導觀眾看見不只是關於夢想與舞蹈的動人之處,更是對自我認同的探索,一場用舞蹈尋根的旅程。王政一導演:「在這部片裡有他們的勇敢與脆弱,也包裹著每個人在尋找歸屬時的迷惘。也許透過這個故事,能用不同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生命經驗,並在彼此的道路上找到共鳴與力量。」
在排灣族語中「布拉瑞揚」意即「快樂的勇士」,他帶著屬於自己的排灣族姓名,以舞蹈追尋自我。布拉瑞揚舞團秉持「創作來⾃⽣活」的精神,透過舞蹈呈現出台東的⽣活、舞者的⼈⽣、原住⺠⽂化,以及台灣社會歷史切⽚的⾵貌。在美好之中衝突,但它們交織形成舞團的⽣活,變成創作養分。
布拉瑞揚・帕格勒法(Bulareyaung Pagarlava) 出生在台東嘉蘭部落,排灣族。12歲立志成為舞者,15歲開始帶著漢名「郭俊明」離鄉背井求學,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求學期間恢復排灣族名布拉瑞揚・帕格勒法,畢業後加入雲門舞集。1998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赴紐約研習,後受邀為雲門2、美國瑪莎・葛蘭姆舞團等編作,作品深受國際讚譽,舞蹈雜誌讚許「擁有強大而傑出的天份」、「強烈的感染力,清新且獨樹一格」,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舞評「渴望看到這位充滿獨創性編舞家更多的作品。」2012年榮獲十大傑出青年,2022年獲贈國家文藝獎。2014年受羅曼菲舞蹈獎助金回家鄉台東,隔年成立布拉瑞揚舞團,期待在台灣東岸種下一顆舞蹈的種子,牽起自己舞者的手與世界分享作品。
布拉瑞揚舞團由台灣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於2014年在台東成立。作品多透過舞蹈和傳統吟唱表達情感,更藉此意識原住民對家的概念是整個部落與⽂化。
2025年正逢舞團成立十週年,成團至今發表《拉歌》(2015),《阿棲睞》(2016),《漂亮漂亮》(2016),《無,或就以沉醉為名》(2017),《路吶》(2018),《#是否》(2019),《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2021),《己力渡路》(2022),《我・我們》第一部曲(2023)。
FACE BOOK: www.facebook.com/HopeMarketingEn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dancing_home_2025
其中《無,或就以沉醉為名》與《路吶》連續榮獲台新藝術獎,成為台灣首個連續獲獎的舞蹈團隊。作品足跡遍及台灣各地,並受邀至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澳洲、北京與香港巡演,廣受國際讚譽。藝術總監布拉瑞揚也於2021年獲頒第22屆國家文藝獎,肯定其在舞蹈藝術上的卓越表現。
製作團隊 Production Team
導演:王政一
製作人:曹盛彥、黃郁芳
出品人:曹盛彥、陳温温
攝影:曹盛彥、王政一
調光:陳廷侑
剪接:李之心
聲音後期:樓頂春光有限公司、林傳智、吳培倫
配樂製作:野聲音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配樂:洪子龍
製作:摩登星球影業有限公司
台灣發行/國際銷售:希望影視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出品:摩登星球影業有限公司、希望影視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補助
文 : PlayMusic編輯部 資料/照片 : 希望影視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