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瀏覽器並未啟動Javascript,請啟動瀏覽器的JavaScript或是升級成可執行JavaScript的瀏覽器,以繼續使用PlayMusic音樂網 PlayMusic音樂網 - Are We There
會員登入
|
OR

專輯名稱 : Are We There
歌手名稱 : Sharon Van Etten
類型 : 西洋專輯
發行時間 : 2014-05-27
唱片公司 :

樂評評分(2人)

84

一般會員評分(1人)

80



您的評分: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以使用評分功能



90

《Are We There》是Sharon Van Etten耙梳、回應過往的記憶累積,也是她面對抉擇的自我提問和夾雜過去與未來之間狀態的述說。

黃利森

專欄作家

2014-08-13


img1407924504.jpg


​"Are we there?",在問這句話之前、之間或之後,有更多衍生問題會伴隨而來,到哪、去哪、在哪、從哪裡來,Sharon Van Etten拋開了這一問句,而我們悉心聆聽,在整張專輯中小心翼翼尋找答案,然而直至聽畢,答案並未浮現,Sharon Van Etten並沒有給予任何回答,至少是沒有直接述說答案。那答案重要嗎?對於Sharon Van Etten來說似乎一點也不,比起單一而決定性的故事結局,她更希望閱讀聆聽者有各自的解釋,且這解釋是會隨年齡增長、環境更迭而有所變化不同的,《Are We There》是Sharon Van Etten耙梳、回應過往的記憶累積,也是她面對抉擇的自我提問和夾雜過去與未來之間狀態的述說。
 



創作靈感多來自過往的令人受傷的感情,Sharon Van Etten在歌曲中說了各種美好、心碎與心寒,每一簡短旋律和與之相伴的詞語都是她心中的浮光掠影,或輕飄細微,或沈重而令人難以承受。出身與成長於紐澤西,現居住與工作於紐約,在Sharon Van Etten成為一名音樂人,或說認真看待自己音樂創作這件事之前,其實並不非常順遂。在嘗試創作之初並未得到感情另一半的支持,然而這段感情的懷疑、不信任與受傷卻也成了她日後繼續創作的養分,音樂無疑地是她自我療癒的一部份。結束令人心寒的感情關係並來到紐約後,她結識了TV On The Radio的Kyp Malone,Kyp Malone對於她的音樂作品感到相當驚豔,從而Van Etten的才能與音樂作品漸漸受到注意,並相繼於2009年及2010發行專輯《Because I Was In Love》及《epic》,而2012年的《Tramp》普遍被認為是她創作脈絡中一大亮點,專輯的製作找來了許多獨立音樂圈的人參與幫忙,包括The National、Beirut及Wye Oak的部分團員,自然在發行之時受到媒體高度討論,其中"Magic Chords"與"Serpents"更是令人一再聆聽的雋永樂曲。
 
時隔兩年,今年五月Sharon Van Etten帶來了第四張專輯《Are We There》,上一張作品的佳評與知名度不禁令人期待接下來的發展,而Van Etten選在這個時間點自我檢視、提問。或許只是剛好一張過去拍的照片提醒了她一路走來的種種;也或許是在鬧哄哄的如潮佳評之後想要更深入地挖掘過往片段,在專輯中每首依然是Van Etten很個人的情感述說,曾發生的傷害與心痛仍隱隱存在著,但感受度卻隨著時間而有所不同。專輯開頭的"Afraid of Nothing"似乎是昭示了Van Etten對自己的期望,不管是感情上的抑或是對於未來的種種,然而"Your Love Is Killing Me"、"I Love You But I'm Lost"及"Break Me"卻又承載著脆弱與淡淡哀傷,"Our Love"裡飄忽與輕柔的歌聲帶有細微的惆悵感,而"Tarifa"略緩的拍調則像是褪色的記憶片段。
 
Are We There或許不是一個問句,而是Sharon Van Etten在抵達目的地之前那一段過程的述說。其中有心痛、沈重抉擇及脆弱渺小,但結局或答案是什麼,或許由聽者決定吧。




0
141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 Music 音樂社群網站』





同一篇文章誰也在看


會員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