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紀念出道25年所端出的重磅大碟《我們在中場相遇》,推出前便話題十足,多位音樂大師共同加持,如同盛宴般令專輯綻放出獨特的光芒,從李偲菘到華晨宇超過20位超強音樂人獻藝,聽眾受惠其中,《我們在中場相遇》裡可以聽見末嶄新莫文蔚以及經典莫文蔚交手,編曲從滂沱壯大到細緻甜蜜的小品,接聽見莫文蔚聲音的塑造性,每首歌曲都可以嗅出幕後音樂人的特色,在莫文蔚性感的聲線詮釋下,讓專輯聽來流暢悅耳,可說是今年度大作。
在專輯中莫文蔚的音樂維持一貫高質感,與《不散 不見》的摩登流行相比,《我們在中場相遇》更顯深沉且充滿個性,無論是聲音彈性、咬字皆更加自然隨意,在演繹各類型的歌曲更好入耳,莫文蔚音色帶點慵懶的顆粒感,如同細緻的磨砂,讓人難以忽略,在演唱不同歌曲時不用過多技巧渲染,就可慢慢滲透進聽眾的心中,此外莫文蔚對音樂的品味讓許多線上歌手望塵莫及,善於東西合璧並懂得與時俱進,讓莫文蔚每每推出新作品時總讓人感到耳目一新,結合多位音樂人共同打造的《我們在中場相遇》更是讓人期待。
專輯分為上半場與下半場,上半場由姚謙、李偲菘的<如初之光>中揭開,莫文蔚的聲音隨著琴聲溫吞般地細訴,隨著歌曲推進致副歌轉為高音後配上弦樂讓歌曲由陰轉晴,讓聽眾初聽專輯就感到相當驚喜;相對<如初之光>的浩大<I Do>顯得可愛可親,出自李焯雄細緻浪漫的歌詞,與倫永亮流暢的旋律一拍即合,在製作人荒井的巧手下讓更曲聽來輕快無比,同樣為李焯雄作詞的<天一半 地一半>則與張亞東譜出完全不同的意境,在編曲製作上展現出張亞東擅長的空靈距離感,工整的歌詞加上莫文蔚淺吟低唱,呼應著專輯即將進入中場,隨著嘎然而止的音樂流下懸念與伏筆;在上半場中還有著由李宗盛與三毛兩位大腕譜寫翻唱自潘越雲的<飛>,在旋律上明顯聽見李宗盛的風格,但與<陰天>這樣的經典相差甚大,讓筆者稍稍失望,而與伍佰合作的<中場沒有休息>充分發揮伍佰音樂中搖擺元素,過去伍佰從<堅強的理由>、《一朵金花》中開發莫文蔚"台"的一面,但莫文蔚卻台的相當性感有魅力,<中場沒有休息>如同火箭般帶領聽眾衝向下半場,無論作曲或編曲甚至是咬字都充滿著伍佰音樂的魅力。
進入下半場的<絕>,一進前奏大概就知道歌曲出自玩音樂玩得很絕的方大同之手,結合放克音樂的西式編曲,也是莫文蔚沒有嘗試過的曲風,莫文蔚的聲音在如同電流一般的細碎節拍下奔馳,復古俏皮又不失性感讓人眼睛一亮,台灣代表Matzka聯袂好夥伴荒井共同端出<Dancing in the Rain>帶著Matzka音樂中的野味以及荒井如同魔術般的節奏聽來迷人舒暢,同樣記憶點十足的<慢慢喜歡你>依舊由荒井捉刀,李榮浩填詞譜曲,其中莫文蔚聲音細節、情感相當細膩,溫柔地騷動著聽眾聽覺,理容浩的參與的另一首<不待續>就顯得更有個性,編曲層次十足難度極高,歌曲中莫文蔚聲音高低掌握了得,穿插的古箏更是莫文蔚音樂中標誌性的樂器,此外黃偉文的詞也加分許多,專輯中另一首個性十足的歌曲必然是華晨宇譜曲的<半生緣(我們在這裡相遇)>甫推出便話題不斷,從緩和到激情畫面感張力皆具,歌曲氣場強大且歌曲跨度廣考驗著歌手演唱功力,莫文蔚的聲音廳還卻毫不費力,然而歌曲中華晨宇的色彩稍稍過重,似乎有點過於刻意;專輯最末的<心領神會>便自然許多,林俊傑譜曲搭配交響樂,呈現出劇場般的效果,在專輯最後如同謝幕,為專輯做出極佳的收尾。
筆者認為每個時期的莫文蔚都綻放出獨特的光芒,無論是滾石時代的真誠,Sony時期的百變或是滾石時期的音樂性,創造出許多經典,而最近幾張專輯依舊好聽,卻少了早期莫文蔚給聽眾的刺激,如今與許多音樂人激盪而成的《我們在中場相遇》依舊音樂性十足也多了些驚喜,然而卻不夠犀利,例如過去在《全身莫文蔚》中從第一首<潮濕>開始就讓人捨不得停下來,與此相比《我們在中場相遇》雖然許多喬段不斷強調著上半場、下半場、中場似乎想串連整張專輯,然而風格卻支離破碎,在專輯骨幹上似乎不夠強健,若拆解開來聽《我們在中場相遇》中的11首歌,的確各有千秋莫文蔚詮釋的也得當,編曲製作也相當精良,攤開參與的音樂人更是擲地有聲,筆者相信絕對吸引的到90後的歌迷,然而對見證過《I say》、《一朵金花》等專輯的老歌迷,實在很難將《我們在中場相遇》視為經典之作。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 Music 音樂社群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