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xpoFrontier
2015年2月12日 (一)
《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第二日的展示中,「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在下午展開了一場以探究「馬勒音樂」為主題的新書座談分享,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馬勒音樂中的世界觀意象》一書的作家盧文雅,與財團法人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音樂總監劉岠渭,透過座談分享與經典作品賞析,讓參觀者認識奧地利古典音樂家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的音樂創作故事,與其創作對世界觀、宗教等議題帶來的影響。
開場中,盧副教授以馬勒對於交響樂是一種「世界交響樂」(Weltensymphonie)的論述,大略分析了音樂與世界觀的關聯,以及其重要性,她表示:「馬勒的音樂除了徹底展現傳統教義與西方文化的精髓,透過他的作品,更能反映出他對於世界萬物生態的看法。」而在盧副教授的著作中,是以直觀、對觀、超越等三大觀點來談作品與世界觀的相關性。
「死亡」是否被視為一種禁物?在「直觀」論述中,盧副教授論及了聖經當中所述「永世流浪」(Ahasver)的橋段,並解析了以「死亡」、「送葬」為主題的樂曲特性,盧副教授指出,以馬勒對於死亡的觀點上來說,就現實世界的直觀而言,是屬於悲觀的,在西方人的觀念中,永世流浪被認為是一種「不容於世」的狀態,反映出這類現象的代表作品,則是引呂克特(Friedrich Rückert)之詩句所作之「悼亡兒之歌」(Kindertotenlieder,因詩句之來源而被作者以「呂克特之歌」命名之),以及透過四部樂曲組成的聯篇作品「青年流浪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又名「旅行者之歌」)。
在「對觀」論述層面,盧副教授談到了大自然對於馬勒創作音樂的影響力,她表示:「在馬勒的創作生涯中,他認定了『大自然的現象是創作靈感來源』的想法,在他的第一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第三號交響曲第三、四樂章、第七號交響曲,皆是以音調差異的配置,反映了大自然現象的任何可能。」
因為「直觀」對於「死亡」議題的開端,因而在「超越」的論述層面中,盧副教授引馬勒第一號交響曲第三樂章《獵人的送葬行列》,透過樂曲故事背景,來探討人性的「矛盾」可能;此外,她在分析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時表示:「在馬勒的觀點中,他認為『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因為在傳統教義中,『死亡』被認定是一種『救贖』。」
以「古典音樂界傳教士」聞名,現任樂賞基金會音樂總監,同時也是書籍《馬勒音樂中的世界觀意象》引言人劉岠渭,對於盧副教授與「馬勒音樂」提出了看法,他表示:「馬勒被視為古典音樂界的巨人,是因為他的創作中,打破了常人不太有的創作風格,像是在某些被認定為『禁忌』的事物,馬勒卻大膽地嘗試,且每部作品都能永世流傳;如果要徹底認識這位音樂家對於世界觀的看法,或許不用聽完他所有的作品,就像盧副教授所述,只要選擇他的其中幾個代表去賞析,也許就能全盤認識馬勒對於世界的看法了。」
【圖說:《馬勒音樂中的世界觀意象》新書分享會中,盧文雅(中)分析馬勒的音樂創作對世界觀的影響,該書引言人暨樂賞基金會音樂總監劉岠渭(左),以及台灣馬勒愛樂協會創會會長暨《西方音樂巨人馬勒:我的時代已經來臨》作家林衡哲醫師(右),親臨會場為作者加油打氣。】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