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xpoFrontier
2015年11月20日 (三)
今年,台北數位藝術節進入第十個年頭,為了鼓勵參與者在參觀展覽之餘,能透過部分實作工作坊活動的實際參與,達成「共創」的目標,特別選定了「創‧世紀」(Digitopia)作為本次大會的主題;值得一提的是,聲音藝術在今年的展覽中大顯神威,不僅只於國際交流的研討會,以及局部創作的現場演出,更重要的是,某些展區還透過了不同的形態的展示與交流,讓參觀者體驗聲音藝術創作的可能。
【駐村交流展:福爾摩沙聲學計畫】(法文:Formose Phonique,英文:Phonic Formosa)
這是一個敘事聲音藝術的錄像作品,主要是在展覽前透過錄音者的徵集,以不同的語言訴說一個可能的故事;然其故事的元素結構,為了要符合虛實交錯的效果,除了不同語言的人聲錄製以外,還結合了電子音樂、合成音效,讓參觀者透過進入影片的世界,認知一種「探索」的可能。
創作者茱莉‧瓦雪(Julie Vacher)則是以國際交流駐村的型態,於法國完成影片取材,並在展覽前進行國語、客家語、法語、原住民語的聲音錄製,於兩地間進行這個作品的製作。
雖然故事並非以台灣為背景來設計,但取名「福爾摩沙聲學計畫」的原因,是因為這個作品除了來自台灣的參與者,另有包含了台灣相關的歷史觀點角度。
【國際策展區】DNA計畫(DNA Project)
《DNA計畫》是美籍以色列裔音樂工作者j.viewz(Jonathan Dagan,強納森‧達根)以其旅遊周遭經驗為靈感所構想,預定發行且正在持續製作的一張音樂專輯企劃,在今年台北數位藝術節國際策展區《創‧世紀》獲邀參展,是當中較為特色的一個展區。
展區的「互動」元素設計相當明確,錄音室的互動體驗,導引參觀者透過錄音的參與,體驗錄音室的專輯製作氛圍,與此同時,參與者在錄音室的互動體驗,也可能會被j.viewz,作為該專輯中的創作元素;在迴廊外的互動電視牆,參觀者藉由部分已釋出的樂曲試聽,可以認識專輯製作時的相關背景,與其(指j.viewz)在旅遊時所結合的靈感,特別一提的是,每一首樂曲都會設置一個節點,來介紹樂曲中包含的任何元素。
【城市之音─國際聲音藝術節】群眾合唱團(ChoirMob)
聲樂藝術家尼可拉斯‧達利桑卓(Nicolas d'Alessandro)一種以顛覆聲樂製作觀念為題的作品;純粹看名稱的翻譯,可能以為是一種真實的存在,但實際上,達利桑卓是以行動裝置中,音樂軟體的「和聲」、「合唱」經驗,顛覆人們對於聲樂製作觀念的傳統想法,他的想法是:人們會以為合聲其實需要眾多實體聲音(真人)的結合,但實際上,未來的創作趨勢,就可能只要幾個有內置APP的裝置,與主控台結合,便可以完成一個合唱作品,其原理近似VOCALOID的「虛擬人聲」,差別在於軟體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製作在普遍的印象中,大多都需要專業錄音室的後製工程,才能將聲音的品質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效果,不過,透過了達利桑卓在展覽會場所配置的這個作品,反而印證了「製作或許只要有簡單的構想也能實現」的可能性,就如同之前,羅百吉曾經在他的專輯《蹦蹦》中,透過自己的手機錄製高畫質影片來製作音樂錄影帶,讓樂迷體認到「高畫質不一定要大成本,平民化的行動裝置也能達標」的可能。
【台法先鋒電子音樂藝術交流計畫】
今年的聲音藝術國際交流,除了與比利時合作的「城市之音」,還有法國國家電子音樂研究部(Ina-GRM, Institut National Audiovisuel, Groupe de Recherches Musicales)與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合作的「台法先鋒電子音樂藝術交流計畫」,除了帶來兩場重要的音樂會演出,Ina-GRM 也帶來了自行研發的音樂製作工具,讓參觀者可以透過觸控螢幕的互動,體驗音樂創作的任何可能。
【總結】
其實去年的主題「平坑時代」,一部分結合音樂的聲音藝術作品,似乎是以反饋文化為基礎所打造,甚至有雙關之效;但在今年的定位《創‧世紀》則是截然不同,除了存有前述的反饋,策展人之一,同時也是Fablab Dynamic的創辦人李柏廷曾提及:「展覽不再只侷限於一種『觀賞』,為了要達到『共創』的精神,在眾多的展區設計中,特別強調了『互動』的元素,參觀者的角色也可能因為對著某些作品的興趣,而變成了參與者,甚至,在這樣的動態藝術中,也因為作品蘊含了參與者的元素,而能使其演變成為其中一位隱形的『參展者』,這樣的角色轉換模式設計,其實正是希望打破一種『藝術』只是單純展示的格局,藉由『做中學,學中做』的『共創』過程,讓人們透過『參與』,認識藝術的本質,甚至是更多延伸的可能。」
「繁複未必盡善盡美,有時簡化也是一種方法。」羅百吉《蹦蹦》專輯的幾個音樂錄影帶,給予人們在影音製作的啟示是相當關鍵的,其印象就如同過往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藝術家策展中,北藝大戴嘉明教授,曾以「翻滾比爾」, 諷刺數位內容製作的利益主義與媒體內容主導權等相關問題;如今,透過局部聲音藝術展區的設計,更可以讓參觀者認知:「創作,或許不用太多的成本,人人只要能靈活運用自己的端末裝置,庶民也可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創作者,甚至能與其他創作者『共創』,『協力』完成許多可能。」因為,內容不一定只有完整掌握資源的少數者說了算,庶民其實也能有發光發亮的機會。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
目前無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