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瀏覽器並未啟動Javascript,請啟動瀏覽器的JavaScript或是升級成可執行JavaScript的瀏覽器,以繼續使用PlayMusic音樂網 PlayMusic音樂網 - 「陸版謝金燕」王蓉還能火嗎?
會員登入
|
OR

聊音樂 「陸版謝金燕」王蓉還能火嗎?
0
123

By PlayMusic新聞小組

2025年3月30日 (日)

大陸熱門女性綜藝「乘風破浪的姊姊」迎來最新季《乘風2025》,今年空降一位大陸千禧年代的限定版女歌手「王蓉」。或許台灣的讀者們沒有聽說過王蓉,但她職業中後期的歌路與〈姐姐〉謝金燕頗為相似,因此透過「陸版謝金燕」的稱呼能夠讓台灣朋友們快速建立對其音樂風格的初步印象。其實她也叫「王菲」──只是為了避免與超級大前輩撞名,早期便識趣的化名為「伊菲」。2002年6月,在簽約大國文化(香港大國文化唱片有限公司)後以「王蓉」示人,在香港正式出道並於2003年推出處女作大碟《非想非非想》,一人包攬全部的詞曲創作,是千禧年代比較亮眼的大陸唱作新秀。 

她的全創作大碟也經過了多方面的檢驗,在亞洲七家電台聯辦的《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頒獎典禮》上力壓推出首專的周迅(大陸)以及關心妍(香港)問鼎「最受歡迎女新人金獎」,而該獎項的評選對象包含大陸、香港、台灣以及星馬地區的新人。此外,在香港本地的四大指標頒獎禮中,王蓉僅差無線電視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便可囊括香港樂壇所有頒獎典禮的新人類獎項——她在香港電台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力壓黃馨、鄭融,問鼎「最有前途女新人獎金獎」,而男新人金獎的獲獎者則是張敬軒。在商業電台的《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上獲「叱吒樂壇生力軍女歌手銀獎」。在新城電台的《勁爆頒獎禮》上斬獲「新城勁爆新登場海外歌手」。

img1743279038.jpg圖:王蓉亮相《2003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在大國文化的力捧與運作下,她在華語樂壇的起點可不低,就連軒尼詩V.S.O.P 也慕名邀請並全程贊助她在香港中環Queen's Club 連開兩天的《Hennessy V.S.O.P 「我不是黃蓉」演唱會》。在她正式出道的第二年,就在大陸迎來爆火的代表作〈我不是黃蓉〉,這首歌在大陸紅遍大江南北。她的演藝事業也從香港全面轉回北京發展。然而,王蓉在大陸的走紅時間並沒有持續太久,只在2004至2006年。而這段時間,恰好碰上大陸一線女歌手事業心集體走低,港台歌手及新秀迅速登錄佔位,大陸網路歌曲開始病毒式傳播。除了王蓉的歌曲〈我不是黃蓉〉外,同期的大陸市面上還充斥著〈丁香花〉〈兩隻蝴蝶〉〈老鼠愛大米〉〈豬之歌〉等網路歌曲,因此從大環境看,王蓉雖然佔據一首熱門歌曲,但並沒有獨佔這個歌路的受眾。 

王蓉的作品被夾在一堆網路歌手當中,雖然她具備綜合的唱作能力,所有作品都在專業錄音棚錄唱,且有知名音樂人操刀後期製作,但是當年聽眾的播放硬件以及音響設備普遍都不專業,大多只是聽個聲音,不會過多糾結於細節。基於實際的傳播效果,在大眾眼中,她跟同期的網路歌手並沒有巨大差別。她的作品取材自時下熱門話題且搞怪無釐頭,個人創作也受限於此,沒有展現出更廣闊的視界,也無法兼容更大氣的歌路(即不適合唱高規格的晚會)。這些因素導致她很難吸引中高端的聽眾群體,在大陸文化圈層很難獲得青睞與支持。

2005年,王蓉推出第三張專輯《多愛》,雖然她憑藉這張專輯在中央電視台、Channel [V] 主辦的《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中首次獲封「大陸最佳女歌手」。但在演藝運作上,她沒有意識到要從本質上與當時爭議巨大的「網路歌手」劃清界線,更不是長期與諸多網路歌手、網路紅人等話題事件糾纏在一起,彼時從「抄襲風波」到「罵人風波」再到「PK風波」,王蓉突然變得沒完沒了,被媒體扣上「問題少女」的帽子。事業急轉直下的轉捩點,自然繞不開那首由她參與創作、署名「王蓉」的歌曲〈芙蓉姐夫〉。歌曲公開嘲諷大陸初代網紅鼻祖「芙蓉姊姊」,「我是芙蓉姊夫,每天每夜想哭,老婆體形像豬,也有男人追捧……自稱相貌美如花,我看長得像青蛙;臉大鼻塌嘴唇厚,屁股上面全是肉……」。

img1743279498.jpeg圖:王蓉早年參加演出幕後照片

基於王蓉當年的熱度與音樂號召力,〈芙蓉姐夫〉自2005年10月數位流出後引發廣泛關注,一度登上大陸主流音樂平台的收聽量前三名,並在2006年被出版商「盜」發實體版本,於2007年被大陸网民評為「十大惡俗網路歌曲」第七名,與其它網路歌曲一起被媒體廣泛報道。受此波及,王蓉從原本偏向於「主流歌手」的陣營掉入被聲討的「網路歌手」陣營。又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她被香港的唱片公司邊緣化,不再給她安排發片——她的商業潛力與未來發展已明確不被看好,淪為大國文化及其公司高管內鬥戰場的「犧牲品」。在2007年10月前夕,大國文化將王蓉的所有宣傳及演藝工作全數轉移給其它公司。半個月後,大陸文藝界發起「抵制網路歌曲惡俗之風,倡導網路音樂健康發展」的產業行動,升級為社會事件,「十大惡俗網路歌曲」在系列報導中再次被一些媒體提及。

在熬過與大國文化的合約恢復自由身,已經是2008年6月。而此時,大陸現象級選秀《超級女聲2005》出道的歌手們正刮分著大陸樂壇與受眾,王蓉則越來越邊緣——大陸的音樂市場變天了。對於王蓉而言,只有三張個人專輯的底蘊,無論是歌曲數量還是作品厚度都還遠遠不夠,在失去大公司的製作人脈與資源助力,她很難與那些走正統華語流行路線的女歌手甚至是樂壇新秀正面競爭,極大機率難有出頭日。因此獨立後的王蓉,開始尋找合作夥伴並尋求差異化,探索獨屬於自己的賽道,思慮再三後選擇大膽出位,就像她在首張專輯中的〈獵人〉所唱「想超脫你就要出位」。在與大國文化合約全部結束後,王蓉與大陸早期民謠歌手李春波的背後推手舒方接觸,並與舒方創立的美國歌老匯公司(Glory Media Entertainment Inc.)合作。

雖然表面上簽約到一家美國公司,風光無限,實際上這是國人開設的公司且主要以做基督音樂為主,王蓉能在其中獲得的國際資源非常有限。2009年3月10日,王蓉自立門戶成立了「舞吉星」公司(北京舞吉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全力擁抱電子舞曲的她在宣發上自封「電音舞曲天后」並推出單曲《要抱抱》。縱覽那個時期的主流舞曲領域,蔡依林透過《舞孃》(2006)、《特務J》(2007)與《花蝴蝶》(2009)三張專輯確立華語舞曲女歌手新標桿,展現出舞曲女歌手的自信、狂野與魅惑。蕭亞軒的《1087》(2006)、《3面夏娃》(2008)與《瀟灑小姐》(2010)則展現了舞曲女歌手的大氣、時尚與摩登。大陸部分,人氣如日中天的超女歌手何潔聯合「台灣天后推手」阿弟仔推出《明明不是Angel》(2007),填補大陸舞曲市場的空位,展現了新秀舞曲女歌手的新鮮、人氣與活力。​

img1743280082.jpeg圖:王蓉單曲〈要抱抱〉時期寫真

綜上所述,如果正面比拼,王蓉在華語主流舞曲市場佔不到太大優勢,因此她開始走起了下沉市場的「俗豔」路線,試水之作〈要抱抱〉被北京流行音樂典禮評為「內地樂壇年度金曲之作」,肯定了其作為內地音樂人在舞曲方面的嘗試,讓她更加堅定不移的繼續深耕舞曲領域,次年追加推出單曲〈愛愛不愛〉。2013年在推出單曲〈好樂Day〉時,製作人公開對比蔡依林、蕭亞軒的製作班底,聲稱超越她們同期專輯的製作水準,而同期蔡依林的舞曲作品是〈大藝術家〉、蕭亞軒的舞曲作品則是〈Super Girl 愛無畏〉。2014年,深諳「出位」之道的王蓉及其團隊,把「擦邊」元素融入其中,推出單曲〈壞姐姐〉。這個階段,音樂平台與她同類型的關聯歌手已經變成高唱〈傷不起〉的「王麟」以及演唱〈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的「龍梅子」等大陸網路女歌手。

在PSY〈江南Style〉、龔琳娜〈忐忑〉等「神曲」掀起抽象風潮後,王蓉於2014年推出抽象「神曲」〈小雞小雞〉再次博得眼球。這首歌的MV成功引起了美國《時代雜誌》的關注,評論其為「繼〈江南Style〉後最荒誕的音樂視頻之一」,在YouTube累計獲得超過4000萬次觀看量。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很坦誠的說,「我們不是大財團,也沒有很多資金,基於這種情況,只能採取戰術和策略去策劃作品。」當然,自推出〈小雞小雞〉後的十年間(2015年至2024年),王蓉陸續推出了60餘首歌曲,但是基本上沒有再出現過比較高的熱度和討論度。

2025年,站上大陸熱門女性綜藝《乘風2025》初舞台的她說,「距離上一次來到這麼大的舞台,已經是7230天前……」。推算了一下,大概指她上一次(2005年4月)參加湖南衛視節目的時間。對于王蓉而言,這次參加節目的曝光能夠讓她吃到一小波受眾的「回憶殺」,是一個獲取曝光度與熱度的天大好機會。只是站在觀眾的視角,在主動搜尋她過往的作品時,大多會集中在成名曲〈我不是黃蓉〉以及那首聽感很像〈the Apl Song〉的〈爸爸媽媽〉。事實上也大概如此,以監測王蓉音樂作品在大陸主流音樂平台「QQ音樂」近一年的熱度數據為例,王蓉作品近期收聽趨勢主要目前還是集中在〈爸爸媽媽〉〈哎呀〉〈我不是黃蓉〉三首歌曲。只是需要思考——當這一波作品懷舊潮蛻去後,接下來還能留下什麼?(文/酋長)

img1743313928.jpg​圖:王蓉音樂作品在「QQ音樂」近一年的熱度數據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


會員留言討論

 


一共有0則留言
同一篇文章誰也在看